分级医疗顺利实施,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是关键。我省将如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?对此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、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马立新介绍,我省将启动实施“三高共管(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)、六病同防(冠心病、脑卒中、肾病综合征、眼底病变、周围神经病变、周围血管病变)”医防融合服务,今年将在58个县(市、区)先行试点,逐步在全省推开,整体提升县域常见病、多发病服务能力。
马立新说,我省将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。今年80%以上的县(市)医院和30%以上的县(市)医院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;到明年底分别达到85%和45%;到年规划期满分别达到90%和60%。乡镇社区,今年70%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最新颁布的基本标准,15%达到推荐标准;到明年年底分别达到90%和18%;到年上半年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,20%以上达到国家推荐标准。同时在涉农县(市、区),支持所乡镇卫生院将服医院标准,打造成为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,构建农村地区30分钟重点疾病救治服务圈;在医院建设,以县区为单位实现全覆盖。村卫生室,在服务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,全面加强硬件设施建设,设备全部配备到位。今年,村卫生室设备配备已列入“六稳”“六保”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,年底前将建成省级示范村卫生室个、市级个。
同时强化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配备,每个乡镇卫生院专兼职公共卫生医师不低于1名。稳定优化乡村医生队伍,将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或执业(助理)医师资格的比例提升到50%以上,持续提高乡村医生收入,推动乡村医生以灵活就业方式参加职工养老保险。落实“两个允许”,提高基层人员待遇,推动基层机构人员医院同职级人员水平。扩大“业务院长”选派规模,鼓医院临床医师到基层设立工作室,提升基层服务能力,加快实现“小病不出乡村、大病不出县”。
提升县域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,大力推进胸痛、卒中、创伤、危重孕产妇救治、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、癌症“六大中心”建设,到“十四五”末实现县域全覆盖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赋能基层,将远程心电、远程会诊、药品供应保障等远程医疗服务,延伸到全部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心村卫生室,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管理同质化水平。